口语表达不该只着重方法方面,了解口语表达的艺术,才能打造好的人际关系。而孩子在学习语言表达的过程中,假如父母不加以提醒,比较容易出现抢话、不礼貌、言不及义、动作夸张等4种情况出现,父母该怎么样介入指导呢?
错误1:抢话插话
目前的父母都了解要尊重孩子,但却常常忘记教育孩子也要尊重其他人,因此当孩子抢话、插嘴时,就能趁机来个机会教育。
当孩子抢话时,父母可以告诉孩子:对不起,母亲等一下再听你说,请等一等,这可以让孩子掌握等待。但储瑄提醒父母,让孩子等待的时间不要太久,以免自己最后忘了这件事,反而会得到反面成效。
错误2:缺少礼貌负面性话语
礼貌是打造人际关系的基石,因此当孩子七八个月大开始会点头的时候,就能叫他用点头来打招呼、说谢谢。长大之后,除去需要孩子逢人就要打招呼以外,更要让孩子把请、谢谢、对不起时常挂在嘴边。
除此之外,让孩子知道什么话会伤害其他人,比如,我讨厌你、你好丑、你好胖等,也是非常重要的。虽然大家非常难禁止孩子说这类话,但让他了解其他人听了这类话会难过,能够帮助他去体谅其他人的心情。
错误3:言不及义说话没重点
当孩子有这种问题时,最需要的是父母耐心引导,并提醒孩子内容的重点在哪儿。有机会就让孩子多训练,如此才能进步,但切记不要责备孩子。
错误4:声音大肢体动作过于夸张
有的孩子一紧张或者其他人不理他时,就会无声无息地加强肢体动作、声音也会随之提升,企图引起其他人的注意。此时最好让孩子了解,你已经注意到他的需要了,然后当令地告诉孩子,声音太大会让其他人不舒服的,并试着教孩子怎么样控制我们的音量和肢体动作。
落实在生活教育中
要增强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没办法一步到位,而是需要时间和耐性来培养的。除此之外,应该要落实到日常,找准时机教育,由于父母的指导和鼓励,是孩子增强口语能力的要紧条件。